心理调节之调整态度和做法

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调整态度和行为做法。

会维持和加重心理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做法有回避、控制、对抗、隔离和压抑,这些做法尽管能够暂时的逃避风险和痛苦,但会引发恶性循环,越回避就越挫败、自卑、焦虑和回避,越控制就越失控、对立、恐惧和控制……

比较有效的生活姿态和行为做法是面对、尊重、理解、接纳、合作与承担。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,追求自己想要的,并承担风险和痛苦。人活着就有生病的风险,做事情就有犯错、失败的概率,与人交往就有被忽视、拒绝和看不起的可能,除非什么也不做,也不活了,现在就去死。我们逃无可逃、避无可避,唯有面对、接纳与承担。

心理调节之调整态度和做法

大部分心理问题的背后是关系问题,包括与自己、他人、事情和环境的关系,而且内外关系是一致的,一个习惯于苛求、挑剔和指责自己的人,也会各种看不惯生活中的其他人、事情和社会环境,只不过可能不敢表达出来并压抑在内心里,表面上还在迎合、讨好别人。我们要在关系里学会倾听,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也倾听别人的情感和需求,而不是只看表面的得失,学会尊重、理解、接纳自己与他人,学会与自己的内在合作,也学会与他人合作。

我们的内部关系里包括内在小孩、内在大人和自我。内在小孩比较原始,追求快乐、回避痛苦,也有可能比较缺乏安全感,感到自卑,容易焦虑。内在大人则是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,是他人和环境施加给我们的影响,以各种标准在要求和制约内在小孩,也可能比较严酷,总是在苛求、挑剔和指责内在小孩。而自我负责协调内在小孩、内在大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,如果自我的协调能力不足,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就会比较混乱,各种矛盾、冲突,我们就需要提升自我的功能。对于内在小孩以关心、爱护和鼓励为主,对于内在大人以劝说为主,然后就是面对现实。

我们外部关系包括和长辈或上级、同学或同事、朋友或伴侣、晚辈或下级等,我们要知道别人在本质上和自己是一样的,也有情感需求,也有期待、不满和担忧,也希望被自己看见、尊重、理解和接纳。在与人交往的时候,不妨多关注一下别人,通过别人的言行态看到他们背后的情感需求,适当的给予满足。也要避免与他人形成依赖、拯救与控制的关系模式,要学会独立与合作,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人交互,主动付出,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。

再就是活在当下,启动自己的外感官,眼耳鼻舌身意,用眼睛去看、用耳朵去听、用舌头去品尝,用身体去触摸和感受,用心去理解和领悟,减少自以为是和想当然,看清事实、感受真实,用真实的体验取代虚妄。当我们感到焦虑不安、心烦意乱的时候,可以试着关注自己的呼吸,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和身体的起伏,或者观察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身体上的情绪感受,也可以观察外在的人事物,还可以专注到一件事情上,慢慢的就能放空和平静自己。

本文作者于飞,私人心理顾问,资深心理咨询师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,QQ和微信 11570968

本站原创文章,作者于飞,欢迎转发,请务必在文章显著位置注明来源。本站的关键词之一并加超链接:心理、心理学、心理咨询、心理咨询师、心理健康或心理测试。请尊重原创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。

(23)
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
上一篇 2022-11-15 08:05:11
下一篇 2022-11-23 08:00:36

推荐内容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